Post
Topic
Board 离题万里
Re: 支付宝惹怒银联 ,发起支付反击
by
jsgayo
on 09/06/2015, 09:46:14 UTC
银联的“二次”创业?

今年的62消费节应该是银联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营销活动,除了提高自身品牌外,打通O2O闭环、保卫线下市场也是重要目的——支付巨头的扫码、二维码啥的,确实听唬人。

OK,我要说什么呢——银联确实在支付结算上正在受到各方面的压力!

首先,社会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以及各种支付的崛起肯定令昔日的巨头心痒难耐——这些技术正在跟银联争夺用户。

其次,支付巨头在前台风风火火的时候,银联不愿意像电信运营商沦为OTT的管道那样成为日后的结算平台——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支付宝早已成为线上的“银联”。

第三,线上巨头们开始不断对线下的侵蚀,而线下的结算正是银联的利益所在,银联必须保卫江山;

第四,国际卡组织正在和银联暗中较劲,未来或许一张信用卡同时有VISA、银联两种支付通道的卡会越来越少……

这些是外部原因,从银联内部看,银联旗下也有很多子公司——例如银联商务啥的,也跟第三方支付等公司同台竞争——那银联是不是就有一个“偏心”的罪名时刻在头顶上盘旋?

各种矛盾在2013年中集中爆发。当时,银联以“补偿性清算”的名义,“处罚”了加入银联网络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违规绕银联转接的行为。此事引起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强烈反弹和舆论的持续关注。

不过银联当时也说了,第三方支付既然与银联签订了入网协议,理应尊重契约精神,遵守银联作为卡组织的商业模式和业务规则,出尔反尔算个啥事嘛。更何况绕银联转接,造成了不少持卡人的对账信息与刷卡信息不一致,容易引发发卡行与客户之间的争议,不仅损害了持卡人的权益,也加大了发卡行在客服、清算、核算等环节的成本。

事态发展到2013年6月28日——在央行废止了一些跟清算相关的文件以后,银联在法律上已经不再享有转接清算的独占地位。这意味着,联网通用时代对银联的政策扶持与保护已经彻底取消。而那个时候支付宝在线上已经成了隐形的支付清算霸主。

所以,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银联必须立刻转型!向市场化转型。

而这个“立刻”体现在2014年,就是银联进行了一次组织机构调整。那次调整有点像当年惠普搞的什么“随需而动”,比如说,原来要想跟银联办点啥事,你得找十几、二十个部门,但是此后您只需要找银联的一个人,由他负责对接内部一切资源——也就是说,银联开始从客户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并且设置工作流程了……艾玛,可真不容易啊,据说最后形成了九个板块……

根据当时《财经》上的报道,银联最新的战略定位是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

其中包含五方面内涵:成为高效、安全的转接清算平台的提供者;规则、标准的制定者和推广者;新业务、新产品的创新者和引领者;支付产业各方利益的协调者;中国支付产业国际化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而央行给银联的批复则是“提供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及专业化服务的股份有限公司”。

嘿嘿嘿,银联这个最新目标像谁?

一路狂奔,看谁奔得快!

其实,中国的卡发展实在太快了,消费者只知道银行卡,不关注卡品牌——在国外就是VISA、万事达,而在国内人们只知道银行,不关注银联。这与“卡”在中国短短十几年就发展到如今几十亿张规模的“超常规的快速发展”有关。

现在银联有多少“银联卡持卡人”?

超过50亿张!

银联肯定不能容忍自己的客户逐渐地都变成了支付宝、VISA、万事达的用户。

此次“62”的活动银联就是旨在抓住消费者,让消费者在办卡的时候能够主动选择银联卡(其实银联真的很像英特尔,很多银行给消费者的优惠其实背后都是银联的支持,只不过银行们都把金贴在自己脸上了。)

从总体看,借记卡银联基本上已经拥有了几乎全部市场,但是在信用卡市场,银联面对VISA和万事达等国外老牌卡组织甚至市场开放之后更多机构的挑战。所以银联在一边打“便宜”“优惠”牌来吸引消费者的同时,还在不断扩充自己对银行们的产品和服务品类,这样银行就更愿意推银联的信用卡……概括来说就是通过价格一手抓住消费者这个C,再通过多种产品和服务来抓住银行这个B。

而在线下商户面前,其实银联多年的积累还是很有优势的,哪个宾馆、饭店接入的POS机不是银联的——而这线下的“势”正是银联现在正在亟需稳固的江山。

但今天的稳固并不代表明天的稳固。

我们都知道支付宝正在一路狂奔搞线下场景的各种疯狂推进(这可一直是银联的“奶酪”):6月6日,支付宝刚刚在北京和杭州同时进行了一个测试,就是无人超市。

这个无人超市是蚂蚁金融旗下芝麻信用联合了华润万家和全时便利店搞的,就是不设收银员,全凭买东西的顾客“自觉”“自助”去付费,是不是付和付多少都由顾客自己决定。

当然,测试的当天上午还好,但是下午就去了一帮人,听说拿了东西就走还明目张胆地说“你们去报警啊”什么的——支付宝官方公布的数字是:杭州的无人超市一天的付款率为82%。

您说这个测试是失败了呢,还是失败了呢,还是失败了呢?

我认为就是失败的,因为支付宝还没有做到能够识别出这些拿了就走不给钱的人!这意味着现在推行信用消费还为时过早。

但是再过五年……甚至十年,支付宝积累了全国人民的face、指纹、声纹,甚至其他什么特征,你敢白拿东西抢了就走的时候,支付宝能够立刻让店面里的大喇叭喊出这个人的名字,说“张涛涛先生,您拿了价值8888元的薯片还没付钱……”的时候,我想就没人敢这么干了,而且到了那个时候,您不用带钱包,信用卡之类的,买东西刷脸就行了……

当然,听说银联也正在进行着各种技术储备、研发,以备将来为所有银行、成员机构做服务——外星人已经不能阻挡支付宝的发展了,就看银联的了……

作者:杨阳 来源:小白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