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位五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到,每天按30个笨计算,2017年她至少被妈妈说了一万个笨,面对孩子的说法,这位妈妈觉得有点夸张,但也表示给她带来很大触动,今后可能要约束自己,用更好的方式引导孩子。
孩子的作文写得好,不但进入了作文大赛的复赛,还得到了专业作家的肯定,单从文字表达能力来看,她并不笨,反而语言技巧中透着一股机灵与幽默,既表达了不满,又不至于伤害妈妈这个当事人。年龄如此之小,已经懂得运用写作技巧来进行反抗,孺子可教也。
孩子不但懂得给妈妈留面子,也知道给学校留面子,作文里写到,她在学校里的作业、考试不笨,她的笨都体现在教育培训机构的学习上。从她引用妈妈说她笨的话语频率来看,孩子报的课外辅导班、培训班真不少。小学生能把校内作业圆满完成已属不易,还要在各种课外辅导班上争取佳绩,估计没几个孩子能做到不笨。
这位妈妈也不容易,孩子的作文让她的形象栩栩如生,但放到现实生活里,也不过是诸多为孩子综合素质而每天焦虑的普通家长之一。都说现在孩子们的作文,有多半是留给家长的,从南京这对母女的课外学习生活来看,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在说孩子笨的同时,妈妈的潜台词是自己的累。但笨也好,累也好,她们都还得强打精神继续下去。
孩子用幽默来抵抗课外辅导培训班带来的额外学习压力,妈妈用爱心与耐心支撑着自己与孩子一起在没有尽头的补习路走下去,这貌似充满正能量的一幕,实则藏着令人无可选择的无奈。每每看到减轻孩子负担、让孩子的童年多一些玩耍的快乐这样的鸡汤文,家长们都深有共鸣,但却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一旦进入了一个无形的竞争轨道,所有人都争先恐后不愿把脚步慢下来。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让人震惊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而来自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则显示,成绩下滑或不理想教师行为失当作业没完成家长期望值过高被家长批评是导致学生自杀最主要的5个原因。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无法躲避的沉重现实。
南京这位小学生写1万个笨的作文,之所以传播开来,是因为它制造了抵抗沉重的一种可能用乐观精神来化解过度教育带来的焦虑,既然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去适应,痛并快乐着。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像南京这位小学生那样思考,也不是所有妈妈,都有研究生学历来作为辅助孩子上升的背景。诚然,一分努力一分收获,但人们还是愿意看到,孩子们能愉快地学习,家长与老师的分工能明确开来。最近社交媒体上常见这样的说法,真怀念从前,那时候学生们都有疯玩的时间,家长们也从来不管孩子的学习,这其实就是最强烈的一种呼声。
在学校有老师教育,放学后有家庭生活,周末了可以与玩伴同游,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老师不用给家长布置作业,课外培训班的授课内容都是有关玩的课程
这样一个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竟然成了一种奢望。而让这种奢望变成现实,看上去遥遥无期,只能祈愿更多孩子能像南京这位小学生一样,能够有开阔的心灵,来容纳他们这个年龄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