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关于国家严打的分析
by
angus5788
on 06/02/2018, 03:20:04 UTC
很多大佬大概意思是说:现在交易所都跑到海外了,政府有什么权利取缔“国外”的机构?除了屏蔽,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首先,我们不要太“想当然”。看这篇新闻报道,是针对交易所和非法ICO,得注意它的用词,人家写的是“取缔其商业存在”。

这个用词很有意思,啥叫商业存在呢?为啥不直接说取缔交易所和ICO,后面为啥还要加个“商业存在”。

这里小科普一下:

“商业存在”指的是海外或境内在国内的分支机构或者子公司,或者代理公司。这些都算“商业存在”。

套在当下的环境里,意思就是,你交易所不是跑海外了吗?你在境内的团队,子公司,技术公司,代理公司,统统都在被追究的行业,在取缔的范围内。

这个对这些交易所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很重的影响。

首先,很多公司注册到了海外,但是技术团队,运营团队还在国内。之前某国内大型交易所高薪动员自己员工去日本,最后很多人都不想动。拖家带口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所有这一类公司,没有完全出海的公司,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还有一类,就是ICO项目,很多是国外的发行主体,但是国内的技术团队,这一类也很难“轻轻放过”。

还有一点“不明觉厉”:记者不是律师,怎么会在报道里面写到“商业存在”这个生僻的词?大家琢磨琢磨是什么原因,这是记者自己编出来的吗?

所以,这里说,记者这个报道会被“验证”。不过这里的验证,“心理震慑”大过“实际处罚”。

所谓心理震慑,就是狠抓典型、从严处理,杀一儆百。政府要的效果是:炒币的趋势被遏制,而不是凡错必究。

而在陆续爆出来一些典型案例后,该处理的处理,由地方政府擦屁股,按照之前了解的套路,一大波媒体对此类案件的报道会消声,对于此类“商业存在”的高压管理会加大。而国内的币市企业会加速出海。

对于币价来说,短期的压力会持续,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低仓位静候反弹信号是比较稳妥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