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国体、宏观经济与比特币命运(续二:监管政策预测)
by
xuranzhuang
on 20/12/2013, 11:48:08 UTC
续二:监管政策预测
 前文已经分析过,当局绝对确定无疑的站在比特币的对立面。但因为比特币是一个国际性的东西,当局可以给它沉痛打击,但要单枪匹马灭之绝之却做不到。你也不要问当局的终极政策是什么,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那怎么办,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看什么,一看市场的反应,二看其它大国的反应。

  当局在国际事务上其实非常没有自信,所以他每走一步,都要观察其它大国的反应。五部委通知发出之后,韩国、印尼做出效仿动作,法国央行、欧洲银行管理局、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央行、美国财政部也都发出风险警示,虽然没有那么严厉,但也是偏空的语调。这也看出一种不太好的苗头,即中国与美欧虽然政治上对立,但在比特币方面却可以找到共同点。美欧作为民主国家,似乎不太想挑头干这种得罪选民、与自由精神相悖的事,好在中国当局一马当先打头阵挡子弹,美欧做出轻度的跟随动作,压力也就小了。这反过来又增强了中国当局的信心,于是又有了切断第三方支付的招数,目前仍在观察期。如此循环下去,可能会形成一种利空螺旋。如果要抵抵这个强大的利空螺旋,需要德国或者英国这种大国,亮明他们倾向支持的态度,出台更清晰的利好政策,并以此影响美国至少保持中立。因此,在大国反应方面,目前仍然是偏空的,需要继续观望。
  第二个需要观望的,是比特币的价格与国内成交量,如果价格保持低调,国内成交量显著萎缩(被驱逐出境),可能不会很快出台新的遏制措施。但目前来看,价格很快又反弹到4000以上,成交量也没有明显萎缩,主要是从BTCC与OK转到了火币网与CHBTC。这个情况如果没有改观,出台进一步措施是非常有可能的。
  遏制选项很多,例如:
1、仍然有一些平台没有备案,可以责令关闭,否则屏蔽
2、大部份平台没有搞实名制,可以责令关闭,或者停业整改
3、以防范风险为名,禁止期货与融资融币等杠杆交易
4、以保护投资者为名,提高投资者进入门槛,例如规定交易手,一手最少是10B或更多
5、提高平台准入门槛,例如规定注册资本或需向主管部门交纳的保证金为一千万或更多
6、以提高安全性为名,对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平台责令停业整改
7、谁也不能否认大部份山寨币是居心不良的圈钱工具,如果认为不会对山寨币出台更严厉的措施都是幻想。可能的办法是规定山寨平台只能交易3-5种币,以此清洗掉大部份的垃圾山寨币。
……
 
  由此判断,目前的价格只适宜在低位振荡,任何强力的反弹或者国内成交量增长,必然受到打压,当然也是大家的亏损。
  目前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应当是推进各方面的应用,例如硬钱包,以币直接购物,建设分散化的交易方式。羽翼未丰而在价格上逞强出风头,其实是非常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