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ontent
Sort by

Showing 20 of 60 results by tokcar2314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2018 以太坊全明星技術座談」Vitalik Buterin 領軍來台激辯擴展性問題
by
tokcar2314
on 27/03/2018, 04:11:50 UTC
「Ethereum All-Star Tech Talk 以太坊全明星技術座談」3 月 21 日周三晚上 7 點,在台北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2 樓感恩廳舉行,吸引約 160 位開發者到場。以太坊全明星技術座談,邀請到多位重量級國際講者首次在台灣進行同台對談,主要議題為區塊鏈的擴展性問題及以太坊未來發展。

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問題為當前重要課題,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在 Sharding FAQ 文件 中已經清楚說明了「區塊鏈三難(Blockchain Trilemma)」。今天在技術上面對最大的挑戰是,區塊鏈的三大特性––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可擴展性(Scalability),以及安全性(Security)。他指出,一個區塊鏈中很難同時有這三個特性而不影響或犧牲掉另外一個特性,最多就是同時有兩個特性。

目前在以太坊第二層(Layer 2)上,針對擴展性問題解決方案有「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s)」、「Plasma 鏈(Plasma)」等。在第一層(Layer 1)針對擴展性問題解決方案目前就是分片技術(Sharding)。

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團隊專注分片技術的研究員主要有三位,包括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本人、國際知名以太坊研究員 Vlad Zamfir,以及近期加入的以太坊研究員 Justin Drake(英國劍橋),分片技術的核心開發者是台灣以太坊研究員王筱維(Hsiao-Wei Wang)。在分片技術新的分片上可以實驗新的設計,針對分片技術幾個重要的設計有:分片區塊(collation)、分片驗證者(collator)、無狀態客戶端(stateless clients)、分岔選擇規則(fork choice rule)等。這些是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團隊接下來幾個月,將針對擴展性問題的一大發展方向。

以太坊全明星技術座談活動,由主持人同時也是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的 Karl Floersch 開場,邀請台上講者分享大家對以太坊的看法。

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說,以太坊是一個沒有人可以控制的系統,就算有開發者想要更改也無法更改將系統關閉。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 Jon Choi 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他說,人類透過區塊鏈打造出的是一種新的組織人類的方式。他提及曾經閱讀過的一本書《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Jon Choi 說,維持緊密人際關係的上限是 150 人,在不用相信銀行或政府情形下,人們怎麼組織在一起,他認為區塊鏈不只是技術,更是對於人類人際關係社會組織如何達到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一個新的探索。

專攻加密貨幣及智能合約的美國 IC3 研究員 Philip Daian 說,區塊鏈給了人們一種新的信任(Trust)的方式,那種信任是可以被驗證的。他說,區塊鏈是信任機器(Trust machine),不需要信任人類,而區塊鏈本質是「無需信任(Trustless)」,但他認為,區塊鏈絕對不是「無需信任(trustless)」。

Philip Daian 說:「你其實要信任一大堆事情,為什麼?因為你需要信任開發者寫的客戶端程式碼是正確的、你需要信任區塊鏈網路(意指 P2P network)是正常運作的、你需要信任網際網路會持續運作等等,你有非常多事情需要信任。」他解釋,區塊鏈是一個「信任極小化機器(trust minimization machine)」。

接著主持人 Karl Floersch 提問,在分片技術的世界中,我們可以怎麼開發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DApps?IC3 研究員 Philip Daian 說,你要做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DApps 的時候,請深思熟慮,謹慎的從頭到尾想一遍你的系統架構,哪一些真的需要我們所提到的好處(意指分片技術的好處),然後建造一個可以實現這些功能的最簡單的產品,並圍繞這些功能打造你的系統。假設你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DApps 需要升級的話,目前的做法是所有使用者投票的方式決定是否升級,但 Philip Daian 覺得這個方法並不是最理想的解法,他說:「這個問題非常難,我們還在很早的階段,還在實驗各種想法。」

搭上以太坊研究團隊 3 月 16 日發布分片技術第一階段規格(Sharding Phase 1 spec),主持人 Karl Floersch 問到分片技術的最新發展。以太坊基金會分片技術研究員 Justin Drake 提到,最近發布的分片技術第一階段(Phase 1),雖然僅有很少的功能,但它是一個實驗的平台。他坦言,不過對於應用程式開發來說,長遠來看不一定是最理想的。

主持人 Karl Floersch 問到 Plasma 與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s)是怎麼樣去解決資料可用性,或稱資料可得性(data availability),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時,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說,第二層擴展性的精神在於,使用鏈下的行動,例如,發鏈下的訊息(off-chain message),便可以在不做任何鏈上的動作之下,改變整個賽局的均衡。

Vitalik Buterin 說:「分片技術是第一層擴展性問題解決方案,試圖提升以太坊基鏈的吞吐量(Base chain)。另一類別的擴展性問題解決方案,是指在第二層的解決方案。而我定義第二層的解決方案是,如果你假設主鏈上有個合約,而合約有機制,機制就是一個賽局,賽局中有不同玩家,玩家之間互動,這個賽局有一些奈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如果每個玩家都理性的玩,在均衡結果下,合約裡面的資產會用某種方式分布。在這個機制中,你可以對合約採取某種行動,你的行動可以把某些資產從合約中拿出,你可以說你反事實上的擁有那些資產。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的話,你可以把合約上的資產拿出來,但你不急著現在拿。擴展性方案來自於你可以大量或全面地使用鏈下的訊息,來改變鏈上的均衡,而不需要在鏈上實際行動。你可以把這些訊息利用密碼學簽章傳給其他人。對於合約資產的分配方式,多了很多種變化和可能性。」

Vlad Zamfir 與 Vitalik Buterin 針對解決擴展性問題持有不同看法,Vlad Zamfir 在會中直言,他的個人研究興趣在數學上的探討,而非實務開發。他認為 Plasma 在研究的角度上來看是相對無趣的。Vlad Zamfir 說:「我認為分片技術才是解決區塊鏈擴展性問題的真正解決方案。我並不認為 Plasma 或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s)是擴展性問題真正的解決方案。」

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為臺北以太坊社群(Taipei Ethereum Meetup),大會總召是 AMIS 資深工程師朱昱任(Yuren Ju)。朱總召在接受區塊客記者採訪時說,這次活動出席率超過九成,座位幾乎全滿,吸引近 160 人齊聚一堂。

他提及,臺北以太坊社群第一次採用智能合約售票系統的方式進行活動報名,參與會眾想報名活動必須用以太幣購票。活動售票報名系統由臺北以太坊社群特別為這次座談活動開發,網站開發及架設主要由活動總召朱昱任及 KK Chen 貢獻,智能合約則由謝永宸主要開發。

大會總召朱昱任說:「我覺得活動非常成功,當然也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活動報到方面下次或許可以產生用私鑰簽名過的 Json 變成 QR code,掃了 QR code 就可以驗證是不是本人。售票程式近期打算釋出給大家用,因現在是完全針對這次的座談活動設計,不過只要整理一下,未來如果有其他活動考慮用以太幣進行售票時就可以派上用場。」

臺北以太坊社群還預告四月份也有精彩的技術交流活動將登場,接下來 4 月 6 日的講座交流 活動 ,邀請到 Golem、Kyokan,以及 JOYSO 講者來分享。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韓國投資者疑將收購歐洲大型交易所 Bitstamp
by
tokcar2314
on 27/03/2018, 04:09:31 UTC
根據《紐約時報》知名記者 Nathaniel Popper 的推特透露,歐洲大型交易所 Bitstamp 即將以 4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韓國投資者。

Popper 表示,他從眾多消息來源口中得知,最老牌交易所之一的 Bitstamp 正以 4 億美元出售給韓國交易者,這場交易已到了最後階段,但不論是買方或交易所都沒有出面回應。

註冊於盧森堡的 Bitstamp 成立於 2011 年,曾是世界最二大的比特幣交易所,如今的交易量是歐洲最大、世界排名第 12 位。


不少用戶認為這對該交易所而言是一項壞消息,他們表示並不了解韓國對於交易所的監管法規,這可能致使他們停止使用 Bitstamp。

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所有權的變化並不一定意味著公司的變化,一位加密投資者在推特上寫道:

它是一間在盧森堡獲得執照的歐洲公司,所有權並不會改變這一事實。除了擁有者和股票,其他事情不會有變化,除非他們事後決定放棄歐洲的辦事處、執照和銀行業務關係。若真是這樣,那何必要收購?

目前 Bitstamp 上的交易以美元、歐元和比特幣兌換其他加密貨幣為主,若韓國投資者真的入主 Bitstamp,未來有可能增加以韓元進行的交易選項。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俄羅斯外交部否認參與委內瑞拉 Petro 發展計畫
by
tokcar2314
on 27/03/2018, 04:06:20 UTC
俄羅斯外交部新聞處副處長 Artyom Kozhin 本週五表示,俄羅斯從未與委內瑞拉合作開發後者的加密貨幣 Petro。

事件起因是《時代雜誌》本周二發布了一則 新聞 ,指稱俄羅斯暗中幫助委內瑞拉推出加密貨幣 Petro。Kozhin 反駁表示:

我們注意到《時代雜誌》刊登的不實新聞,以及隨之而來如雨後春筍的其他報導,它宣稱有獨家頭版新聞,斷定俄羅斯是 Petro 的起源。毫無疑問,這份關於俄羅斯當局涉嫌參與 Petro 的獨家報導是公然的謊言。

他更表示,俄羅斯財政部已就此事對《時代雜誌》做出官方回應,否認參與了委內瑞拉的加密貨幣計畫,但該雜誌不予理會。
《時代雜誌》在報導中引用了委內瑞拉財政部長的推特發文,照片是俄、委兩國財長在莫斯科的會面,而文字寫道:「在這次會議上,我們重新探討了兩國之間的經濟和金融合作,而重點是委內瑞拉的新加密貨幣:Petro,我們向俄羅斯財政部長 Siluánov 說明了 Petro 的最新消息。」

雜誌將這解讀為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派出他的財政部長 Simon Zerpa Delgado,通知俄羅斯政府加密貨幣合作計畫的相關結果。

對此 Kozhin 解釋,Delgado 確實遞出了一本小冊子,但只是告知俄羅斯這個項目,兩方都沒有提及關於 Petro 的合作。

俄羅斯是否參與了 Petro 的創建不得而知,但馬杜洛在周四宣布了一些法定貨幣與 Petro 的交易對,其中包括土耳其里拉、歐元、人民幣,還有俄羅斯的盧布。他說:

這些都是地球未來經濟中最重要的貨幣。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Re: 繼 Facebook 和 Google 之後 Twitter 將於今日起禁止 ICO 及加密貨幣廣告
by
tokcar2314
on 27/03/2018, 04:05:13 UTC
不用這樣悲觀吧.
一道門關上.總有新的一扇Window 打開 !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為什麼我們需要去中心化數位身份?「自我主權」的覺醒
by
tokcar2314
on 27/03/2018, 04:03:21 UTC
今年一月底台北市長柯文哲與 IOTA 基金會宣布合作,一同實現智慧城市 (smart city) 的目標。專注於分布式帳本技術的新創 BiiLabs 促成之下,台北將藉 IOTA 技術改善更多公共服務與數據紀錄。其中首項合作就是數位市民卡,將分布式帳本技術帶入數位身份,防止身份被盜用、提供完整的病歷紀錄、並可直接對接各種公務部門服務。

我們對以下生活經驗應該不陌生:在不同銀行開戶就必須重新驗證身份,多張表單一再填寫,簽名加蓋章、到另一間醫院就醫時,得帶另一間醫院的病歷資料或是重頭做過檢查、選舉時必須帶著身分證件蓋手印加蓋章等,以上的手續都是為了一件事—身份資料認證。

身份資料應用在區塊鏈不可竄改、傳輸迅速的特性上恰好合適,個人能在接受服務時,選擇性地授權資料給不同的組織,因而把身份資料權交還給個人,稱之「去中心化數位身份」。試想身份的定義為何,因應不同場域需求,人們往往有不同身份,像是納稅人、病患、銀行客戶、選民、求職者、住宿旅客,「身份」表達一種與場域的關聯。即便個人在進入某個場域之下,只需被驗證身份是否真實,卻必須在驗證的過程中暴露過多的個人訊息,既費時又有資安風險。不僅是身份持有人,為了驗證他人身份,機構必須耗費成本與人力在資訊的儲存及管理,同時需保證不濫用個資。Facebook 因不當取得用戶個資被揭發,在一天內市值暴跌 49 億美元,Mark Zuckerberg 也因此道歉並被要求出席聽證會,因其涉及個資問題,已涵蓋至國際政治與選舉。


「數位身份」提供一個有效率的解決方案,而基於分布式帳本與加密技術,使用者與互動機構更可輕易地進行身份驗證,又能減少不必要的資訊流出,並追蹤自己的資料流向,讓個資的控制權真正還給本人。同時,對於數位身份需求機構,承辦人員不需繁雜手續,透過有限的訊息接觸就能完整驗證身份,在經濟與安全方面都優於傳統模式。新創項目 uPort、Civic、IDHub 等,都在進行全球框架的區塊鏈數位身份計劃。

不同數位身份開發項目,有幾個系統差異:數位身份發行方、帳號管理方式、身份使用範圍、數據儲存位置和區塊鏈平台。uPort 由 ConsenSys、Civic 則是需透過 Civic 及其合作夥伴通過身份發行,IDHub 則是開放所有人能做身份發行。Civic 須以其平台中心化管理帳號,並只能應用在其所信任的網站,數位身份資料只在用戶裝置上儲存,鏈上服務並不保留用戶信息,據稱原因是為免除鏈上駭客攻擊,主打在商業身份應用,並架構在 RootStock 上。uPort 開放用戶管理身份智能合約,用戶創建的身份標示不需要透過中心化管理,在鏈上鏈下都能使用數位身份,提供傳統網路 APP 與去中心化 APP 應用,並標記與用戶公私鑰的相關信息,數位身份數據以 IPFS 儲存,主打在社區身份應用,架構在以太坊上。IDHub 模型設計綜合以上項目,將數位身份發行開放給所有人,並許可多類型身份合約給用戶管理,兼容社區和商業用途,在鏈上鏈下綁定公私鑰明確紀錄,資安等級較低的公開數據以 IPFS 儲存,隱私數據則存放在用戶裝置,與 Civic 相同是不在鏈上存放用戶信息。據 Qtum 今年 1 月初公布的 消息 ,IDHub 會在 Qtum 上創建該區塊鏈首個數位身份平台。

目前已有許多公部門與機構正視數位身份帶來的好處, 泰國政府電子交易發展局(ETDA) 與 OmiseGo 簽訂備忘錄,將導入國家級身份認證與線上支付系統;IDHub 項目創始人曲明是光載無限集團副總裁,該集團與中國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政府去年中合作推出 IMI(Intelligent Multifunctional Identity)數位身份平台,成為中國首個區塊鏈政務應用的落地項目,其一門式的公務系統能在單一窗口處理多種業務;微軟也在二月發布將把去中心化數位身份,整合至其身份驗證程式 Microsoft Authenticator 之中;韓國政府在去年 10 月開始已在金融投資業界採用以區塊鏈建置的身分認證系統,而為了改善現行認證方式所帶來的不便,更計劃在今年將沿用範圍擴大至銀行業、保險業等。

至此,去中心化數位身份的概念帶給我們的想像絕不僅此於此,在網路 2.0 的時代中,個人資訊仍被囚禁於中心化資料庫裡,在暗地裡被搜集至大數據庫,免費讓商人以高價販賣出去。個人隱私的概念在區塊鏈時代,將合理地被升級,或是說回歸到自然的狀態。至少在公民參與、提升行政效率方面,能為社會帶來改善。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Justin Drake — 從比特幣、創立公司到以太坊研究員
by
tokcar2314
on 27/03/2018, 04:01:40 UTC
3 月 21 日周三晚上「Ethereum All-Star Tech Talk 以太坊全明星技術座談」活動的尾聲,區塊客非常榮幸,獨家訪問到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 Justin Drake。在他飛日本的前夕,抓緊機會在座談活動現場進行訪問,分享對區塊鏈生態系的看法與分片技術(Sharding)的最新進展及未來規劃。


今年 29 歲的 Justin Drake,加入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約四個多月的時間,主要負責分片技術的研究工作,目前定居在英國劍橋,擁有英國劍橋大學數學系學士和碩士學位。雖然從 18 歲之後就定居英國劍橋,不過 Justin Drake 是法國人也是義大利人,妻子是俄國人,父親是一名工程師,英國人,而母親是一名心理師,阿根廷人。Justin Drake 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經驗十分國際化,自幼在法國長大,國高中時期在中國,大學到出社會一直到現在定居在英國。


Justin Drake 說,從劍橋大學畢業後,剛開始出社會的工作是當工程師,每天寫程式,大概做了兩年左右。到了 2013 年時,開始接觸比特幣,對比特幣產生濃厚興趣。他說:「2013 年我第一次接觸比特幣,立刻愛上比特幣背後的技術,我開始對比特幣產生極大的興趣,主要也符合我個人的興趣,因為它可說是整合了多項跨領域知識,包括數學、電腦科學,以及經濟學等,我對這些領域有極大的興趣。」

2013 年 12 月,Justin Drake 創立了劍橋在地比特幣社群,每個月舉辦交流活動,每次活動約有 10 人到 20 多人參加,社群還曾經邀請到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來社群活動演講,那次演講活動吸引 200 多人參加。2014 年 Justin Drake 在劍橋大學校園內做出校園第一台比特幣 ATM,專門賣比特幣。到了 2014 年到 2015 年,整整一年的時間,他接受研究贊助,於是辭掉程式設計的工作,把握機會全心投入比特幣技術的研究。2015 年到 2017 年,大約兩年半的時間運營他與幾位夥伴共同創辦的新創公司 Duo Money,這家公司主要是做「Duo Search」,幫助消費者在 OpenBazaar 上的商店和上架做索引和搜索引擎,當時新創團隊核心成員有五位,團隊在全盛時期有 20 多位。

當問到他對他的新創公司的想法以及對區塊鏈新創蓬勃發展的看法時,他說,很遺憾的,新創公司到後期資金用盡,最後選擇結束收掉。Justin Drake 說:「我覺得我們有點太早出來做,如果是晚一點,三年或五年之後出來做可能會比現在更成功。OpenBazaar 是做交易市場,屬於應用層,而在基礎建設例如支付層、身份層等還不夠成熟的情形下,就冒險出來做應用層,會比較難做。因此我會給區塊鏈新創團隊創辦人建議,不一定只看服務層(service layer)或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有時候你會在協定層(protocol layer),或偏底層的地方,找到更有價值的題目來做。」他提及,OpenBazaar 今年三月獲得一筆約 5 百萬美元的新的資金,也有可能是他的新創公司 Duo Money 捲土重來的契機,但目前還不肯定是否復甦。

Justin Drake 表示,他在研究比特幣這幾年時間,同時也高度關注以太坊的發展。他笑說,因為以太幣還在預售階段時,他就用 1% 當時所持有的比特幣買了以太幣,因為自己持有以太幣的緣故,所以特別關注以太坊的發展。他在新創事業處理線上去中心化交易市場平台的經驗,給他不一樣的視野。

他說,由於在以太坊技術發展初期並沒有直接與他們的核心開發者太多的交流,後來,他觀察,有越來越多的公開賽,題目都是有關可擴展性問題(Scalability),他就主動寫信給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與他交流意見,並提出幾個改善作法與可能的解法。他說:「Vitalik Buterin 給我的回應非常正面。他滿喜歡我的構想,認為我有獨特的見解,可以為研究團隊注入新活力。」與以太坊研究團隊搭上線後,目前 Justin Drake 已加入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團隊,專注分片技術(Sharding)研究約四個多月的時間。

當問到目前分片技術的最新發展和規劃時,他說:「以太坊研究團隊 3 月 16 日在網路上發布了最新分片技術第一階段規格(Sharding phase 1 spec),我們預期將看到很多客戶端依據此最新規格開發出來。我們希望得到大家的回饋,再做調整,今年,2018 年主要就是 Sharding phase 1 第一階段。分片技術第二階段(Sharding phase 2)我認為會是最困難推出的階段,有可能會到明年 2019 年年底推分片技術第二階段。目前時程規劃還不肯定,大方向是希望加速開發分片技術。」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繼 Facebook 和 Google 之後 Twitter 將於今日起禁止 ICO 及加密貨幣廣告
by
tokcar2314
on 27/03/2018, 03:58:48 UTC
Twitter(推特) 週一宣布,將從今日 (3/27) 起禁止在其網站上發布加密貨幣廣告。

所有有關 ICO、代幣銷售、交易所和錢包服務的廣告都將被移除,但禁令不包括在主要股票市場上市的上市公司。

一位該公司發言人表示:


我們致力於確保 Twitter 社群的安全,因此我們為有關加密貨幣的廣告添加了一項新政策。在這項政策之下,全球用戶禁止刊登 ICO 和代幣銷售的廣告。

過去一段時間,各大社交媒體上的加密貨幣騙局激增。為了保護用戶免受詐騙,Facebook 於今年 1 月底 宣布 禁止投放 ICO 與加密貨幣貨幣相關廣告,而另一大網路巨頭 Google 也於本月中 跟進 。

繼 Google 和 Facebook 之後,在全球擁有約 3.3 億活躍用戶的 Twitter 也承諾將共同遏止這股歪風。

然而,此舉可能會影響到一些正常用戶,例如 Kraken 交易所的客服團隊便是透過 Twitte 平台警告用戶,在網路上已出現仿冒的交易所網站,提醒投資者切勿上當。

除了保護用戶之外,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可能也是這些網路廣告市場領導者顧慮的因素之一。美國證管會 (SEC) 近日已加大了管理力度,在 3 月初發出幾十張傳票,要求 ICO 發行商說明募資過程。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ICO 項目方趨向將公募比例減少 變相給自己多留一些後路
by
tokcar2314
on 26/03/2018, 10:00:17 UTC
投資者想在 2018 年的 ICO 活動中獲利看似越來越難,讓個體投資人陷入困境的是,投資需求增加、預售 (Pre-Sale) 或私募配額相對提高,作為公開發售 (Public Sale) 的比例明顯出現下調。整體來說,發行 ICO 的團隊逐漸傾向為項目多留點後路,向大眾展示一篇長作。

相較於 2017 下半年 ICO 的盛況,各國監管或定為非法行為,讓許多項目開始減少公開發售,而是用空投方式進行,例如三月的 OntologyNetwork(ONT) 即用在 NEO 錢包中 NEO 的數量,以固定比例空投,而沒有公開發售的消息。

由於 ICO 項目數量的大增,供過於求,在 2018 年相對有許多破發項目。無論是出於遵守法令、保護投資人、或是避免紀錄不良的投資人,KYC 內容越趨詳細:身份證件、三個月內居住證明、職業、收入、公鑰地址、預計投資多少、投過哪些項目、對他們的計劃了解多少…等等,甚至是提供你在這些項目社群,如 Twitter、Telegram、Reddit 的帳號,以表示你對此計劃的忠誠度,增加被加入白名單的機會。

@CollinCrypto

整體而言,在公開發售的代幣配比在過去三個月下降了約 12%,至於接下來又會有什麼大變動?以 Dfinity 項目為例,該團隊在 2 月初宣布 計劃 再進行兩輪融資,第一個將是 Pre-Sale(預售輪),至於第二輪將被稱為 ICO,但會否落實進行第二輪,該團隊表示仍有保留。自此一消息公布後,社群中便盛傳他們欲向公眾募資高達 3.5 億美元,但發售的配額(編按:上圖推特顯示為 main round 的部分)只佔所有代幣的 10%,這顯然將有效地提高這間公司的估值,但一般大眾得再多付上幾倍的錢,來買在私募階段售出的代幣。

截至目前,Dfinity 團隊仍沒有進一步提供這次募資的細節,但若網上流傳的代幣分配屬實,這個極端的例子解釋了,項目即便利用 ICO 模式進行集資,但已傾向減少將代幣銷售給公眾,除此以外,更很有可能是把大部分項目代幣留給團隊以及顧問團。

早前,區塊客一篇關於 2018 年 ICO 未來趨勢的報導中亦提及,隨著風投、機構投資者、大戶逐漸進場,區塊鏈新創公司的項目很可能從私募中獲得更多資金。NuCypher 聯合創始人 MacLane Wilkison 預測,未來的 ICO 將以 Private Sale 為重心,朝這方向顯著發展,至於在 Public Sale 階段預留給公眾的代幣數量將會變小、或甚至依照不同的情況很可能不會進行 Public Sale。

根據外媒 Bitcoin.com 自 2017 年起的調查,現在的 ICO 項目中,個體投資者或大眾平均拿得到的代幣已由 55% 減至 43%。

ICO 的初衷是將代幣出售給大眾,而項目團隊僅留小部分做為未來幾年的基本開發與營運開銷。去年開始有些項目會設定保留部分比例代幣,用來激勵開發團隊與新用戶,也是變相地減少大眾可以取得的代幣。

Bitcoin.com 檢視了募資超過兩千萬美元的 105 個 ICO 項目,超過這個金額的項目傾向用更多的炒作,來解決低比例的公眾發售 (平均是 49%),這也包含開放給大眾的預售階段。事實上,在 17 年底到 18 年 2 月間開放給公眾的代幣比例差異不均,低於 25% 到高於 80% 都有。究竟低比例向公眾發售的風潮是因為貪婪的項目方,或是為了抵禦貪婪、黏著性又低的一般大眾,而掌握多數私募的比例的基金們,又能夠固守原則,真正幫助區塊鏈新創發展嗎?開放的市場正考驗著人性。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Re: 不可不知 何謂「智能合約」?
by
tokcar2314
on 26/03/2018, 09:54:00 UTC
長智識, 學到了!!!
感謝!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Stellar 創辦人 Jed McCaleb:區塊鏈網路、加密貨幣唯去中心化者成功
by
tokcar2314
on 26/03/2018, 09:50:57 UTC
Stellar 創辦人 Jed McCaleb,同時也是 Ripple 聯合創辦人和交易所 Mt.Gox 的創辦人,表示區塊鏈科技發展,將走向全球化的支付網路,而非一個中心化的網路。他認為 ICO 展現的是傳統金融尚未開拓的市場,而傳統的非加密資產,例如:股票,將被區塊鏈全面數位化。


「加密貨幣和底層區塊鏈技術需要一個真正的分布式網路,才能達長期成功。」McCaleb 說。他在 CNBC 本週的訪談節目中談到,目前中心化的金融支付網路,並不如 SWIFT 或是 PayPal。「真正的願景是,就像現在的網際網路般,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這不難讓人連想到與 Ripple 的關聯,一個建構在企業與銀行間的區塊鏈網路,McCaleb 也在 2014 年出走 Ripple,建立了 Stellar。


「Ripple 團隊運作著大部分的節點,這才是人們所關心的。」McCaleb 認為不應該有任何一個中心化的實體,去決定開始收費。讓一項科技到達無處不在的地位,不應如此。Stellar 的願景在於以非營利的實體完成網路協議。「未來,我認為將會有一個全球性的支付網路。」他說,人們將看到這些公眾帳本,但無法任意篡改,並且能讓他們使用所習慣的媒介,例如美金、歐元。

Stellar 也正在解決這些問題,其稱能讓法幣與加密貨幣能在短短五秒內兌換完成。IBM 已經在使用其系統,作為與銀行間的跨境支付。

對於 ICO,McCaleb 評價這是一個傳統金融市場需發掘的領域。「在接下來的十年,如果所有的股票都在區塊鏈上代幣化,我不會感到驚訝。」他認為,有太多人們想交易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並不會被限制在中心化管理的交易所中。相較於現在許多項目代幣多數比例都落於少數基金或投資人手中,「Stellar 成功的一點在於將代幣分配得十分廣泛。」McCaleb 說不將投資者限制在少數人手上是其成功關鍵。

作為前十大加密貨幣的 Stellar,今年第一天 XLM 幣價約在 0.4 美元,事隔三個月的下午約在 0.23 美元。Stellar 的願景是偏向大眾利益的去中心化方向,McCaleb 也認為這才是成功之路,但為了加速區塊鏈發展,不同 ICO 與加密貨幣項目,正用不同取向延續其生命,直到孵化盈利的那天。向基金靠攏、操作幣價、中心化與去中心化、限制個體投資人、散戶可得代幣配額等不同方式都正在權衡發展與利益。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ICO 禁令沒鬆綁前 韓國政府需面對資金人才流失窘境
by
tokcar2314
on 26/03/2018, 09:48:32 UTC
根據美國資訊科技媒體《TechCrunch》的統計數據,從 2017 年開始到今年 2 月為止,全球加密貨幣相關企業透過完成 ICO 活動募集總額高達 45 億美元資金,當中以「Filecoin」和「Tezos」兩個項目分別募得 2.77 億美元及 2.32 億美元。同一段時期裡,項目透過傳統風險投資只募集到約 13 億美元。

不論是投資者及企業都體會到,在短短一年之間能夠在全球市場募得 45 億美元的 ICO 募資方式,正漸漸改變以往的投資模式。然而,韓國卻因為政府政令的原因沒能搭上這波熱潮,韓國金融委員會在 2017 年 9 月 29 日發佈「韓國境內禁止任何型態的 ICO 活動」。

韓國企業由於當局的法規禁令而無法在國內進行 ICO 相關活動,企業們繼而紛紛出走海外發展,透過在海外分公司來發行 ICO 項目,促進企業資金的募集。今年 3 月初,韓國網路巨頭 Kakao 宣布計畫將在 3 月成立區塊鏈子公司,並於海外積極進行區塊鏈相關投資,協助促進該公司的 ICO 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韓國公司紛紛走向其旗下位於瑞士和新加坡等地的海外分公司,創造與促進 ICO 相關活動。這個往海外發展的方式似乎能夠為韓國國內禁止 ICO 活動「解套」,紛紛將 ICO 活動移師韓國海外進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海外 ICO 通常都是與多個國家合作的型態組成,以韓國企業為中心在歐洲所發行並正在進行的 ICO 項目多達 20 個以上。」

然而,即使只在海外而非韓國國內投資 ICO 計畫,這樣的投資行為仍可能被視為非法行為的機率很大。與此同時,韓國政府憂慮,這樣的情況可能造成下列兩項問題:韓國「投資資金」與「優秀人才」都會大量往海外流出,並正在思考解決之道。據早前韓媒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稱,韓國金融機構正考慮制定一項計劃,擬將允許國內投資者進行基於加密貨幣的募資活動,以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這意味著,韓國當局將可能對 ICO 鬆綁。

該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還表示,財政當局一直與稅務機構、司法部和其他相關政府機構進行談論,內容大致為是否該允許 ICO 在滿足或遵守某些條件的情況下進行。

韓國建國大學金融資訊科技 Oh Jung-gun(오정근)教授認為:「ICO 需要說明募集到本金之後會如何兌現與保障投資並作出承諾,這與我們原本理解的金融機構受信的概念是不同的。」

此外,也有韓國人批評 ICO 的發行是變相地歧視韓國國內公司的行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在海外推行 ICO 的韓國公司都是韓國的大企業或者是大企業旗下的子公司所發行。換言之,其他非屬於大企業型態的韓國公司很難做到。

ICO 發行的高風險問題也是韓國政府過去一直無法對其鬆綁的原因之一。根據一份調查,近期發行 ICO 活動的 902 個公司裡,有 142 個公司在 ICO 發行計畫實施前就中斷募資計畫,而有 276 個公司發起募資計畫但是募資效果不盡理想,更有 113 個公司停止與投資者的溝通,也被視為失敗的例子。

企業利用區塊鏈的技術與價值,撰寫白皮書並開始在官方網站發行 ICO 活動,並承諾在募集到開發資金之後,就會開始執行白皮書裡所提到的計畫。一般的投資者並不具備加密貨幣相關技術及項目分析的能力,因此只能依靠企業所提供的情報進行投資風險評估,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者很有可能受到市場操縱及內部交易的影響。

韓國政府基於保護安全投資者的情況下,不得不做出禁止國內發行 ICO 等相關活動。韓國自 2017 年 9 月宣布禁止 ICO 的政令執行後,讓當地原本急速上升的加密貨幣的價格逐漸趨於穩定。加密貨幣價格穩定之後,許多投資者強烈建議韓國政府應該提出適當的加密貨幣交易規範。

有消息指出,美國有意將 ICO「IPO 化」,日本交易所也正在施行加密貨幣交易登記制,這些作法都是想將加密貨幣融入現行金融體系的努力。

韓國嶺南大學媒體資訊系教授 Park Han-woo(박한우)表示:「對於加密貨幣的規範不論是制訂規則或者放寬管制,都必須先從拋棄官僚主義做起,集結開發者、企業、交易所及投資者各方進行協商,並從中學習及產業養成中找到適合的方案。」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幣安遭日本 FSA 警告後擬往地中海設點
by
tokcar2314
on 26/03/2018, 09:02:46 UTC
幣安收到日本金融廳 (FSA) 的警告後,創辦人趙長鵬在推特說道「有句中國諺語,在新的機會總是在有變化時出現。」隔日便收到地中海島國 Malta 首相的歡迎邀請,推特暱稱 CZ 的趙長鵬也充滿敬意地表示「Malta 在看待加密貨幣及金融科技十分先進,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加密產業應關注的好地方。」據報導目前幣安已轉移其資源至該島,並開始招募當地員工。


Malta(馬爾他) 這個被稱為「地中海的心臟」島國,其首相 Joseph Muscat 在推特向幣安發出邀請「歡迎幣安來到 Malta,我們想成為區塊鏈法規的世界先驅。」趙長鵬與該島數位經濟與創新局長 Silvio Schembri 會面後表示,該島將成為歐洲區塊鏈生態的下一個溫床,幣安將致力以專業知識幫助形塑監管框架,並為區塊鏈初創提供資金,以進一步在馬爾他發展。

日本的網友也隨即在推特上回應,「恭喜幣安向馬爾他轉移,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是難以消滅的,倒哪裡都能生存,問題只在選擇哪裡而已。我認為日本真的是在做一些於事無補的事。」

馬爾他目前正籌備三項法案,其一是設立公家機構,二為推動法案規劃技術服務商註冊制度,以及技術認證,三為設置 ICO 規則以及監管機制。馬爾他經濟與創新局長 Silvio Schembri 稱,公家機構有助於推動政府政策,與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公共行政中。他上月還對外 說明 了許多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例,同時也聲明該國會遵守反洗錢規範,並成立諮詢機構。其政府聚集了所有相關利益者,與警方、國際組織進行協商,也開放公眾表達意見,準備將這三項法案提交給議會。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癱瘓美國亞特蘭大市公共部門 勒索軟體要求支付比特幣
by
tokcar2314
on 26/03/2018, 08:58:33 UTC
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 NBC 報導,上週四,勒索軟體攻擊了亞特蘭大市多個城市系統,勒索約價值 51,000 美元的比特幣來解鎖整個系統。

根據亞特蘭大市發出公告顯示,城市服務 APP,包含一些用來繳費的程式或是關於法院相關資料,遭受攻擊。聯邦調查局 (FBI) 得知消息後,便與 Cisco 安全部門和微軟開始協助調查。



「每個與這個城市相關的人,都可能面臨風險,建議企業和消費者檢查其銀行帳戶。」亞特蘭大市長 Keisha Lance Bottoms 在記者會上說道。在狀況發生時,已發出電子郵件要各部門員工發現可疑活動時,讓電腦離線。根據專家分析,此攻擊使用類似稱為“MSIL”或“Samas”(SAMSAM)的勒索軟體病毒。

SAMSAM 可以輕易地攻擊基於 JAVA 寫成的伺服器,用開源工具去蒐集憑證,並搜集已連接網路電腦的資訊,並加密系統中的文件。如果病毒在控制系統之前沒有被攔截,用戶就會無法使用系統,需要駭客的鑰匙來解鎖。根據專家表示,通常付了贖金之後,也無多大作用,重啟使用的唯一方法是重灌整個系統。

駭客攻擊事件一再凸顯中心化資料庫的安全問題,區塊鏈分布式帳本的特性,開始受到各國政府與企業的關注,除了方便性以外,資安問題也是考量。新創產業中也屢見強化資安問題的計劃,例如:去中心化資料庫、去中心化防毒軟體市場等等。層出不窮的資安漏洞,可能將讓更多人考慮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美國田納西州法律正式承認智能合約與區塊鏈數據具有法律效力
by
tokcar2314
on 26/03/2018, 08:50:56 UTC
位於美國南方,有「美國鄉村音樂中心」之稱的田納西州(Tennessee)近期正式賦予並承認區塊鏈數據及智能合約的法律效力。

與佛羅里達州(Florida)及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提出的法案類似,2018 年 1 月田納西州國會議員 Jason Powell 向國會提出希望政府認定區塊鏈簽名為一種合法電子記錄。Jason Powell 認為,透過區塊鏈技術執行、被安全加密的「簽名」應被視為是一種法律承認的電子形式,並且是電子簽名記錄。

Powell 在草案中指出,「通過區塊鏈技術保護的簽名應被認為是一種電子形式並且是電子簽名。通過區塊鏈技術保護的記錄或合約亦應被認為是電子形式並且是電子記錄。」另外,文件上還寫道「與交易有關的任何合約都不應僅僅因為合約含有『Smart Contract』的字眼而被剝奪其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執行性」。


「承認使用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進行電子交易的法定權力,確保區塊鏈技術保護的某些信息的所有權。」田納西州國會議員 Jason Powell 提案的總結如此寫道。

根據美國 LegiScan 的數據顯示,該法案在今年 1 月被提出之後,接連順利地通過眾議院及參議院的審核,顯示美國國會對於該法案的正面態度與持。上週四(22),田納西州州長 Bill Haslam 正式同意並簽署成為法律,期望能夠讓田納西州成為繼亞利桑那州後,最新對此相關法令立法的地區。

相較於田納西州對於區塊鏈數據及智能合約合法性之推動速度,佛羅里達州及內布拉斯加州的進度則顯得停滯不前。據了解,佛羅里達對於此項法案之審定與訂立遙遙無期,而內布拉斯加州之立法機構對此法案尚未公布何時進行全體投票表決之程序。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藝術創作結合加密貨幣 價值定義新思維
by
tokcar2314
on 26/03/2018, 08:48:31 UTC
藝術家 Andy Bauch 推出新畫作系列「New Money」每一個畫作之中都藏有私鑰,但購買人必須自己解開這個謎題。

「New Money」使用了 100,000 塊樂高積木和價值 10,000 美元的加密貨幣來製作。 聰明的你可以通過解碼圖案來從藝術品中獲取對應的加密貨幣—展覽的介紹

這些在洛杉磯的 Castelli 藝廊展出的作品,由樂高積木組合而成,多彩的顏色分佈著。每一張油畫的價錢分佈在 1,500~1,800 美元之間,每張作品名稱不同,也內含不同的加密貨幣及數量。在 New Money 的 網頁 中,有每張畫作的錢包連結,能看到當中的代幣有無被提領出去。畫作的名稱耐人尋味,諸如比特幣最初價值 20 美元、比特幣最初價值 30 美元、比特幣最初價值 40 美元、萊特幣最初價值 250 美元、萊特幣最初價值 10 美元…等等,共有五種加密貨幣系列作。



每張畫作內含的加密貨幣價值,並不等同於售價。Bauch 在 2016 年買入多種貨幣,透過演算法將密鑰轉換成抽象的模式並製成畫作。他表示,在 2013 年就對加密貨幣產生興趣,並想要透過藝術來彌補新技術與人類間距離。Bauch 在接受訪問時提到,這些作品的購買者將會獲得他給的一個提示。

這不是第一次有人基於加密貨幣作畫,此前 2015 年 Rob Myers 跟推特用戶@coin_artist 作了一幅當時價值 50,000 美元的油畫,在三年後,2018 年 2 月,終於有人成功破解並取走當中的 5 個比特幣。

@coin_artist

Bauch 的作品或許更能代表一種現代藝術暗示性,他曾對 2013 年自己未多買一點比特幣發言稱,當時不夠聰明,應該要再多買一點。

加密貨幣與藝術品的價值認定上或許有些相同,藝術投資者和蒐藏家無法像是評估傳統資產一樣,分析可能盈虧、風險評估來訂下價值,而是透過品味、炒作、市場喜好來預測未來的價值。感覺起來好像十分熟悉,或許有越來越多傳統金融界的朋友開始跟你討論起加密貨幣,並用他們專業的投資分析來挑戰這個尚處虛無的領域。屆時,你或許可以跟他們說,「我投資的是一件藝術品!」
Post
Topic
Board Announcements (Altcoins)
Re: [ANN][PoS][CSN] CRESCENT NETWORK TOKEN - WORLD'S FIRST MULTI-USE POS TOKEN
by
tokcar2314
on 26/01/2018, 01:42:13 UTC
The project look promising, and I'm interested in this.. I will support this till end of project...  I will help to promote this so that many will join in this team.  Good luck
a good thing, I think it will also be able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many people so that they can participate in this project. I believe if the team worked hard to develop this project, what is desired in this project will definitely be achieved. we wish successfully.

This project has rebranded and long run and big community.
I'm lovely to play this project and wanna buy more and more !!!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韩国监管机构宣布对13家虚拟货币交易所发起调查
by
tokcar2314
on 22/12/2017, 10:20:30 UTC
据外媒报道,韩国反垄断机构“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KFTC )今日宣布,已对13家主要的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了调查,以评估它们是否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这些被调查的交易所包括Bithumb、Coinone和Korbit等,FTC将考虑是继续将这些交易所归类为“在线零售业务”,还是归类为其他不同的业务,以强化监管。此外,FTC还将评估这些交易所制定的各种条款是否存在不公平性。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韩媒测试Bithumble在内五家比特币交易所安全性 使用“基本黑客工具”即可侵入
by
tokcar2314
on 22/12/2017, 10:18:23 UTC
韩国媒体网站MBC聘请了一家安全公司对包括Bithumb在内的五家韩国比特币交易所的安全性进行了测试,结果令人堪忧。这五家交易所均成功被入侵,而且使用一些基本的黑客工具就能接收用户数据和资金。MBC已经联系了韩国政府,通报当地交易所的重大安全问题,但官方还没有对MBC的调研做出回应。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支持比特币支付的咖啡馆 每次购买需要多付31元手续费
by
tokcar2314
on 22/12/2017, 10:01:19 UTC
新加坡首间接受比特币的“全面无现金”咖啡馆,昨天(12月21日)正式开幕,却遇上加密货币风潮,一杯咖啡若用比特币付款,需要多付31元手续费。这间名叫Ducatus Cafe位于罗敏申路豪利大厦一楼,是由加密货币挖矿公司Ducatus Global经营,相信是本地首间“全面无现金”咖啡厅。
Post
Topic
Board 媒体
比特币跌破13000币值蒸发1/3 自此前高点下跌足足35%
by
tokcar2314
on 22/12/2017, 10:00:14 UTC
此前上演的疯狂上涨行情的比特币走势在本周急转直下,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后再度走到“崩盘”边缘。自上周日(12月17日)创下逾2万美元的新高后,比特币本周持续下跌,且跌幅逐日加大。周四,比特币一度迅速跌至13300美元,之后又回升到15000美元左右,但反弹支撑力度不足,周五欧洲时段盘初,比特币价格已经跌破13000美元,自此前高点下跌足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