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ontent
Sort by

Showing 20 of 31 results by lanfanblue
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全球第二大黑市:Evolution 丢失比特币四万
by
lanfanblue
on 18/03/2015, 22:26:30 UTC
不是丢失,是站长Verto卷款跑路了。
EVO上大部分交易都和诈骗有关,包括信用卡信息、身份盗窃、银行账号等等。
可以说整个站是诈骗高手聚集地!
和骗子一起玩,就要有被骗的准备…………
这不,骗子头头放长线骗了一大笔走人了…………
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比特币的几个从娘胎里带来的致命弱点
by
lanfanblue
on 05/02/2015, 09:28:39 UTC
@lanfanblue : 不要浪费时间跟他辩论,他是来辩论(辩论加上一点语言攻击)
@hdd3go: 恩,看起来这里不怎么欢迎他。
已经不打算继续辩论了。就随便看看,感觉这里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了。
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比特币的几个从娘胎里带来的致命弱点
by
lanfanblue
on 05/02/2015, 04:25:56 UTC
看样子是没法讨论了。

我说一些我的观点吧。

公开发表的观点,要有被任何人质疑的心理准备。发表的内容里既有商业,又有技术,那么也就作好被两个领域中的内行质疑的心理准备。
各个领域有各个领域的思绪习惯,领域外的人只能入乡随俗,因为领域内的人没有必要为了适应一个外人的思路、思考方式、或者用语习惯等等而作任何改变。
如果我是某个领域的外行,又要发表该领域的观点,特别是还涉及到细节问题时,我会提前说明情况,这样对交流有利;而一直自信满满地坚持自己思维方式、用语习惯等等,只会增加误会不利于交流。

总地来说,因为你的论点论据里涉及商业、技术两方面,我要攻击的话肯定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所以我会抓住技术细节不放。
反过来,如果是你攻击我的观点,肯定也会抓住商业部分不放,而这部分的反驳其实我已经投降放弃了。

关于比特币,我个人持的观点是:比特币现在还是一个技术产物,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如果不懂技术,最好还是不要接触它。比特币离不懂技术的人的距离还非常遥远。

关于你OP里提出的几个论点,其实基本上都是真命题,都是比特币现在正在努力尝试解决的问题,能否成功解决都还不一定。
只是你用来支撑这些命题的论据选得有问题,以至于显得漏洞百出。
如果你在发表之前能找一个懂技术的人和你详细讨论其中细节,这些内容是有可能做到无懈可击的。
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比特币的几个从娘胎里带来的致命弱点
by
lanfanblue
on 04/02/2015, 19:04:33 UTC
因为你把马克思理论放在前面,同时误解了我的想法,所以后面的理论我都跳过了。
实际上,我也不是来谈价值理论和价值定义的,即无意义也无法得出共识。
理论和定义只是用来阐述现实,而不能改变现实。
我所提到的内容,指出了一个很简单也很现实的现状:
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的交易实质是价值交换,债务货币的交易实质是债权债务转移,买进行为并没有导致资产消失。
而人们购买比特币,实质上却是给比特币填补转账费不足所带来的运营成本,以及为早期购买者发“红利”,这会带来资产风险。
如果人们因为一些原因不再使用比特币了,没有人能够为购买者返还原先的资产,因为这些资产都作为电费、折旧费以及“红利”花掉了。
同时,投机带来的大幅价格波动也因为同样的问题本质而难以被抑制。
这一段先按下不表,因为运营成本的事情还没讨论清楚。不过,从你这些发言来看,我觉得你是商科出身的人。

原文中将比特币网络耗费的电量与一个城市相比,这是我引用别的文章里的说法。
当然,私下里我也简单计算了一下,不过方法没有你使用的那么复杂。
以一个小城的人口状况,乘以一般人一个月的用电量(小城多数没有发达的工业和商业),就可以得出大体的用电水平。
比特币一个月的产币量大约10万,乘以其价格,即得出矿工的成本和利润总数。
顺便说一句,如果是我的话,不会用PC作为参考,同时也不会认为云计算仅指计算。
你比较的是一个月的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除去工商业),和一个月产出/挖矿获得比特币的总价。
那么参考你OP中的发言:
目前比特币的转账量不过十分钟数百次,但其耗费的电量已经可以和一个城市相比了。
这里比的是“转账”的耗电量,与一个城市的生活用电量。
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你到底要比较哪一个?前者是实际上是用的是挖矿耗电量(或者说是生产耗电量),后者是转账耗电量。
OP里,你写的是转账耗电量,但我觉得你指的是总耗电量(生产+转账)或生产耗电量,因为这样才具有可得性。于是我觉得你把转账和挖矿(生产)混为一谈了。
但你后面的回复又说你把这两部分分开了,那么我给出一个计算说明:仅考虑转账耗电量是不具可比性的。
然后现在,根据你的计算方法,实际上还是在拿总耗电量(或者生产耗电量)来比。
总结起来,你在OP时写的是“转账”,但比的是“总量”或“生产”。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你没把转账和生产(挖矿)的耗电量分清,至少在你写OP那句话的时候没有分清。
另外,不知你所说的“别的文章”出处为何。

节点目录服务器这个词汇,我想你可能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所以以为是特指。
我所谓的节点目录服务器,是指登记和提供P2P网络节点信息的服务器。我的发言中应该已经明确了这点。
P2P软件初始运行时,如果没有连接这类服务器(或者带有这类服务器功能的节点),那么它就没有其他节点的信息,包括IP在内,所以也就无法运作。
你文中提到:“peers.dat 会存储客户端启动以来,见到的全部可能的节点”,但如果它初始启动时都不知道其他节点在哪,如何还见到和存储其他节点的信息?
节点停止运作退出P2P网络,然后换个IP再重新运行,在节点目录服务器上重新注册,当然是换了IP,可是性质上是不是可以视为新节点并且可以通过封固定IP的方式封锁?
当我提到P2P网络的节点目录服务器,我想说的问题本质是,只要让P2P软件初始运行时无法获知有效的节点IP,即可封锁P2P网络。
当我提到P2P网络的节点IP固定和公开,我想说的问题本质是,只要针对P2P节点发起IP封锁和攻击,即可封锁和对付P2P网络。
这两个问题有否解决呢?
比特币网络中,与你想说的最为接近的概念是 DNS-seed 。不知道为什么你始终不用这个直接又不会引起误会的词,而要绕那么一大圈扯所谓的“节点目录”。
不过,在比特币网络中,DNS-seed 和你所说的那个服务器还是有区别的:它不会要求比特币节点要在它上面注册,它也不会接受节点的注册请求。
所以,“在节点目录服务器上重新注册”这一过程在 DNS-seed 中不存在,也不存在于其他节点发现方法中。也就是说,比特币网络中,没有“重新注册”这一过程。
如果你还是觉得有,那么我还是那句话:请提供参考资料吧。
然后,我上次回复的第5点我已经承认:如果在P2P网络启动之初就实施封锁,是有可能成功封锁的。但是现在GFW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P2P网络,封锁难度相当于关掉整个P2P网络。
“P2P软件初始运行时无法获知有效节点”等价于“封锁DNS-seed”,那么obfs和meezy可有效绕过封锁访问到DNS-seed;另一方面,有些DNS-seed是放在amazon/ms的云服务平台上,封锁这些平台会影响一些正常流量,比如合法公司的通信,总之弊大于利(至少现在还没见封这些平台)。
“当我提到P2P网络的节点IP固定和公开” 按你所说,问题本质是 “视为新节点并且可以通过封固定IP的方式封锁” 。你涉及到了P2P的一个核心特性:动态性。不断地封锁新节点,会有这两个问题:遇到新节点之后,封还是不封?(比如节点在云服务平台上时,封不封?)如果封,那么封多久?(永久封的话,那过不了多久,整个网络就全封锁了。)

很高兴你认为通过讨论使自身获得了提高,但我们的分歧如今似乎有相当一部分体现在词汇和语句理解方面,希望这方面的分歧能有所消除。
有些地方我也不理解你的具体意思和思维重点,所以我也无法做出回复。
“有些地方”是哪些地方,你可以明确指出,这样我也才能有所反馈。
你这样没有特指的说“有些地方”,会让人误会你不想继续讨论,不想讨论的可能原因:不屑,心虚。如果是不屑于讨论,那你应该一直无视我才对;如果是心虚,那你应该不会有这么多自信的回复才对。所以这让我很困惑。

根据我和你的交流,我还是坚持我对你最初的印象:我认为你可能是商科出身的,在“红利”“折旧费”这类话题上讨论,我不是你的对手;但恕我直言,我不觉得你是技术出身的,或者说我不觉得你在技术方面比我高出多少,因为整个讨论过程中,我看得出来你只是罗列一些P2P网络常识,没有针对性。其实很多词汇和理解上的误会,直接用专用名词或者引参考资料就能完全消除,还能省很多文字,但你始终在周围绕圈子,用现象的描述来解释本质。具体例子就是那个“节点目录服务器”,而且你描述的现象和DNS-seed又不能完全对上,让人很困惑。此外,我上一次回复向你讨要了你的参考资料来源,但你始终没有明确给出,再结合你P2P网络知识的常识性,我有点怀疑你的知识来源是那些过期的科普文章。
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比特币的几个从娘胎里带来的致命弱点
by
lanfanblue
on 04/02/2015, 06:01:15 UTC
第一
我不信马克思,所以恕我无法回复你的马克思理论。
我在马克思价值理论之外还提供了另一个价值理论。也就是说,我提供了1和2,但好像你只看了1,忽略了2。(这个情况和你第三点有点类似)

第二
我的帖子里分明将转账运算量和哈希竞赛计算量分开了,为什么你还是混淆了二者,并指责别人犯此类错误?
当前比特币转账量平均每十分钟数百次,和商业、金融上成熟使用的系统相比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和负载,甚至可以用计算器的计算能力完成。
可能你没有接触过和了解过金融系统,不知道金融系统上转账量是多少,需要的成本是多少,所以自然忽略了前者。
好的。你把转账运算量和挖矿计算量分开了,那么我大概猜到你的 转账运算 -> 耗电量相当于一个城市 的思路了。
我猜你是这样想的:
一个节点的转账运算量是T,比特币网络总共有N个节点,那么耗电量是 N*T 的耗电量,这个耗电量 相当于 一个城市的耗电量。
你是这个思路对吧?
如果不是,那么我还是没有弄明白你 “转账运算 -> 耗电量相当于一个城市” 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如果是,首先我觉得这个思路挺奇怪,但还不至于错。不过,即便觉得奇怪,还是可以按这个思路算一下的:
VISA网络的平均交易量是2000tps(我是没有接触过金融系统,但我找到了这个数据,见 https://en.bitcoin.it/wiki/Scalability 我觉得这个数据有一定代表性)
而一台主流计算机能够轻松处理 4000+tps ,我们就假设处理 2000tps 的耗电量是一台计算机耗电量吧。
比特币网络的总节点数,这个节点数没有很可靠的统计方法,我能找到的最大数字在这里 https://getaddr.bitnodes.io/ (你可以找找更大的数字)
我现在看到的数字是6000多,往多了算算10000吧。
那么,OP你的 “转账运算 -> 耗电量相当于一个城市” 的意思就是 1万台计算机的耗电量就相当于一个城市的耗电量了。
我觉得OP你下这个结论太轻率了。

事实上,当交易量上升后,首先出问题的是存储而不是运算量(https://en.bitcoin.it/wiki/Scalability)。
如果你拿存储说事,我可能还很难反驳你,因为存储问题是正在解决中的问题。可惜你选的是计算量,这就有点草率了。

第三
比特币的特性适于洗钱,我只关注这点。
12345,这5个数字里有1,我只关注1这个数字。(这个情况和你第一点有点类似)

第四
1、任何P2P软件都需要节点目录服务器,只要它是P2P。
比特币客户端通过IRC获取节点IP,当然,鉴于比特币有不少非官方客户端,不同比特币客户端具体实现方式也可能有差异。
不过,只要监视网络连接,都可以查出比特币客户端初始运行时需要连接的目录服务器。
2、节点IP如果随意变动,那么客户端将无法找到节点。与其吹嘘IP数量之多,甚至吹嘘IPV6这种尚未实质推广的IP协议,不如多关心挖矿中心化更实际。
3、我见过TOR被封锁,却没见过敏感时期不出问题的。
4、你的技术看来还有待提高。
1. 既然你坚持说比特币网络需要所谓的“节点目录服务器”,那么我只能找到要证据。请提供参考资料吧。另外,IRC获取节点确实是客户端发现节点的方法之一,但是是很靠后的备用方法,基本上已经被抛弃了。
BTC客户端发现节点的方法很多:peers.dat (peers exchange), DNS-seed, IRC,但我真没找到有 node directory server
http://bitcoin.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4410/how-does-bitcoin-find-peers
http://bitcoin.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536/how-do-bitcoin-clients-find-each-other
2. 前面提到发现新节点的方法之一是 peers.dat 的节点交换方法。peers.dat 会存储客户端启动以来,见到的全部可能的节点。这个列表会不断更新,客户端会依次尝试里面的全部条目。
如果地址A变化成了地址D,那么客户端Z,可以通过其他节点B/C/E/F连上比特币网络,有可能在和B/C/E/F交换节点的过程中,重新发现D。
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也是支撑我认为:节点IP是否固定对P2P网络的影响不大 的依据。
不知道你的P2P网络需要节点IP固定的依据可有参考资料。
3. 我也见过Tor被封,也见过敏感时期出问题的,但同样也见过即便是敏感时期也不受影响的。
无论怎样,说的都是“见过的”“别人的”事,貌似没有啥很可靠的论据支撑,有点公说公婆说婆的感觉,没有讨论的必要。
或者你愿意回到你OP中的第3点,有关证书封锁的问题上来?(证书封锁这一点我不反对,而且这是另外的话题,和P2P也没啥关系)
4. 我根据你的建议参考了一些资料,努力提高了自己。但还是与你所说的有不小出入,不知道你可否提供你的参考资料?
5. 封锁一个P2P网络的最佳时间是在其启动之初,如果在比特币网络开始之前,GFW就采用了OP所说的这类封锁方式,那么还有可能成功。
但现在这个P2P网络已经运行起来了,所以现在要封锁的是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P2P网络,其难度基本上相当于关掉这个P2P网络。
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比特币的几个从娘胎里带来的致命弱点
by
lanfanblue
on 03/02/2015, 19:17:05 UTC
第一、没有担保,也没有自身价值,价格高度波动并存在被替代的风险
又是在生搬硬套中学教材里的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马克思价值理论核心是:价值由劳动量决定;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这套理论无法解释古董这类特殊商品价格的总体上升趋势(按马克思理论,古董商品从它完成那一刻起价值不变),也无法解释比特币的价格。
世界上还有其他的价值理论,其中一个价值=价格,价格唯一由市场供需决定。这套理论里没有剩余价值和剥削这类结论,但是能解释全部商品经济现象,也能很好地解释比特币价格。
总之,价值这概念,至今为止,即便不考虑加密货币都还尚无公论。拿这些概念应用到新生加密货币里,为时太早,不宜早下结论。

第二、运作成本高昂
按OP说的,我觉得OP把转账运算量和挖矿运算量混淆了。
OP觉得:如果一天内转账100次,一天挖矿运算量是10000,那么每次转账运算量是10000/100=100.
事实上,转账运算量和挖矿运算量没有关系。一天挖矿运算量无论是1/100/10000/1 million/1 billion,每次的转账运算量都是1.转账运算量不会随挖矿运算量变化而变化。
再看运作成本。这取决于“动作”范围有哪些。如果只是用比特币用作交易转账处理,那么运算量低,成本低。如果考虑挖矿,那么成本和挖矿难度有关。
现在,绝大多数涉及比特币的公司,都不涉及挖矿,所以他们的运作成本没有那么高。

另一方面,币价/流通量/交易量越高,51%攻击的可能性越大(而不是像OP想象的那样反过来)。原因是,币价/流通量/交易量高,挖矿收益会越高,会产生更多的挖矿寡头,从而提升51%攻击的风险。
反之,币价降低,挖矿收益变低,会使得更多挖矿者离场,挖矿更加分散,降低51%攻击的风险。

挖矿收益不会变零(不会是零的原因仔细看技术文档找挖矿收益由哪几部分组成吧),但会减小,减小之后,也不一定意味着手续费上升,因为:挖矿收益变低,会使得矿工离场,从而难度下降,挖矿成本降低。
这一个动态控制机制,会使得总有一部分人在挖矿,并获得一定收益,保证比特币运行。

第三、存在高度法律风险和社会风险
这部分只反驳洗钱,而且只说一点:法币也存在洗钱风险。没有任何一个货币是天生为洗钱服务的,洗钱取决于用货币的人和监管政策。

有人认为比特币网络是P2P网络,难以封锁,这是错误的。
1.这类软件开始运行时需要连接节点目录服务器,以获取网络中P2P节点IP,如果封锁节点目录服务器,这类软件就废了。
2.网络中的节点IP必须固定并且公开,否则客户端会找不到节点IP,针对节点IP发起攻击和封锁,即可废掉比特币。
3.针对使用了特定加密协议逃脱封锁的连接,封锁该类加密协议或相关证书,也可以达到目的。
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要说句不客气的话了!我真觉得OP对技术完全不了解,这几条在技术人眼中完全是胡扯。
1.“节点目录服务器”是Tor的东西!比特币网络没有这种东西!不要把Tor的特点混到比特币里!
2.节点IP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是动态的,P2P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而且比特币网络支持IPv6了。即便只支持IPv4,封锁全部节点IP也是成本非常高的,更不用谈拥有更大地址空间的IPv6了。这种封锁方法不现实。
3.看得出来,OP是在想象GFW像封锁境外网站一样封锁比特币。实际上,GFW对P2P网络始终没有非常好的封锁办法。Tor因为有节点目录服务器的存在,可以封掉这些服务器,阻止新节点的接入!注意只是新节点,而长期使用Tor的用户仍能够直接建立Tor回路,封锁很难起作用。比特币网络因为没有节点目录服务器的存在,新节点的加入更为容易,封锁更加困难。
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请问如何重新广播一个未确认的交易? 0.02 BTC奖赏。
by
lanfanblue
on 19/01/2015, 19:54:13 UTC
首先,“重新广播”的含义不是你OP里的意思。。你OP里的“重新广播”实际上是“双花”(double spent),即多次使用你的余额,但最终只有一个交易会被确认。

你现在有2个方案:
方案一:等
b378edacb9ccaa2d5e9789bd02ce8e1f351a9afe26bd5c6daf8a4b681d476a16 这笔交易不需要重新广播。
只要交易出现在blockchain上面了,一段时间没有确认,blockchain(以及其他收到这笔交易的节点)会自动帮你重新广播此交易。
只要你足够耐心,等的时间够长,它最终还是会确认的。
(我曾经有一笔无手续费的交易等了3天才确认。)

方案二:双花
具体操作方法取决于你采用的客户端/钱包(某些客户端/钱包不一定能实现)。需要调用 signrawtransaction 这个 API,不支持rawtransaction操作的客户端/钱包可能无法完成这一功能。
如果你要用这个方案,可以告诉我你和客户端,我会把具体操作方法发给你。

另:
OP里提到的 decode-tx 这东西对于你现在的情况来说没用,别管它了。
rawtransaction在blockchain上就能看到。上blockchain,找到你那笔交易,然后把 scripts 那里 show scripts & coinbase 点开,页面最下面的 input scripts 和 output scripts 就是 rawtransaction 的核心数据。对你现在的情况也没有用,所以不看也罢。
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谁用过Btcjamp这个p2p贷款平台
by
lanfanblue
on 17/12/2014, 04:27:35 UTC
投资的话没什么限制,直接打币进去投就好了。不过坏账率还是有点高的,投资要小心,一般来说利率特别高的不太可靠。

贷款的话比较麻烦。硬性限制是要完成身份验证(护照)和居住地址验证(水电或银行账单),但只通过硬性限制一般借不到,最好把所有可以验证的项目都通过。对于国内用户最麻烦的可能是银行验证和信用卡验证,我没仔细找过,不过貌似是不支持国内银行/信用卡的。(如果有美国银行和信用卡的话会比较方便一些)
Post
Topic
Board Hardware
Re: Load balancing on Avalon 3
by
lanfanblue
on 05/05/2014, 01:03:06 UTC
Same problem here. Balance and Load Balance do not work as expected.

I don't think it's a pool problem, because I tried several pools and still the same problem.
I guess it might be a cgminer problem.
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央行唱罢,证监会即将登场。愿10B对赌!
by
lanfanblue
on 22/02/2014, 01:13:12 UTC
我只是好奇这个赌局的结果~
Post
Topic
Board Mining (Altcoins)
Re: Gridseed GC3355 -Hybrid Scrypt/SHA256 ASIC
by
lanfanblue
on 03/01/2014, 01:28:36 UTC
Sorry to inform you all. Still no updates on their products.

But they were looking for some resellers in China a couple of weeks ago. International resellers will be open for application later on (hopefully...)
Post
Topic
Board Development & Technical Discussion
Re: Bitcoin OMG! including Coin Control, Disable Wallet, Performance++
by
lanfanblue
on 26/12/2013, 05:33:34 UTC
Thanks for this OMG client with Coin Control.

But I wonder how much can I rely on the tx size/fee estimation in Coin Control?
I just noticed that tx size estimated is 300 bytes less than actual tx size in some cases.
Maybe that's a minor bug?

The underestimation in tx size occurs when multisignature address is involved.
This tx
https://blockchain.info/tx/d84613726465c27ce641bd20a4385dfada887effee99d77b01548e13403066d2
contains 5 inputs and 2 outputs.
The address starting with 33 is a 3-of-3 multisignature address.
The actual size is 1264 bytes, but in Coin Control it is reported as 946 bytes.

Coin Control does not check the address type, I guess.
Multisig address is larger than normal address, and ignoring address type leads to this underestimation in tx size.

Hope this could be fixed soon, and we can expect a reliable fee estimation. Cheesy

You probably shouldn't be using coin control until you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doing. You have to decide what the fee is, coin control allows you to easily create a custom transaction so it is just going to take the leftover coins and send them as a fee. Be very careful! Try this on the testnet before using it on your real bitcoins.

Thanks for suggestions. I understand the risk using coin control. I will double check when using it.

So, for fees, I still need to estimate the fee myself even when using coin control?
Post
Topic
Board Development & Technical Discussion
Re: Bitcoin OMG! including Coin Control, Disable Wallet, Performance++
by
lanfanblue
on 26/12/2013, 04:08:12 UTC
Thanks for this OMG client with Coin Control.

But I wonder how much can I rely on the tx size/fee estimation in Coin Control?
I just noticed that tx size estimated is 300 bytes less than actual tx size in some cases.
Maybe that's a minor bug?

The underestimation in tx size occurs when multisignature address is involved.
This tx
https://blockchain.info/tx/d84613726465c27ce641bd20a4385dfada887effee99d77b01548e13403066d2
contains 5 inputs and 2 outputs.
The address starting with 33 is a 3-of-3 multisignature address.
The actual size is 1264 bytes, but in Coin Control it is reported as 946 bytes.

Coin Control does not check the address type, I guess.
Multisig address is larger than normal address, and ignoring address type leads to this underestimation in tx size.

Hope this could be fixed soon, and we can expect a reliable fee estimation. Cheesy
Post
Topic
Board 中文 (Chinese)
Re: 提問:這裡繁體字的接受度高嗎...?
by
lanfanblue
on 21/12/2013, 04:11:52 UTC
放心吧,绝大多数大陆居民都能写简识繁。
其实我觉得繁体是华人圈中辨识度最高的汉字,有时候我还会担心大陆以外的华人能否识简…………
Post
Topic
Board Mining (Altcoins)
Re: Gridseed GC3355 -Hybrid Scrypt/SHA256 ASIC
by
lanfanblue
on 16/12/2013, 09:16:05 UTC
The picture posted above is an evaluation board or development board for developers, not for end user.

There was a press conference last week in Beijing, where participants can buy those boards and chips.
And those boards are delivered to developers in other part of China this week.

There is no detail information of miners for end user by now. The only info for USB miner is that one USB miner is equipped with 4 or 5 chips, depending on the temperature and cooling design. And USB miner is powered externally with an additional power cable.

That's all the info I know by now. I will let all of you know when new info is published.
I'm Chinese, and I'll do the translator job for all of you don't understand Chinese. Hope my translation is better than Google's. Cheesy

BTW, I brought two development boards and they should be delivered to me in one or two days. I'll post my experience after some testing.
Super!

Can you share with us what was the cost of dev boards?

Thank you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the dev board is 500CNY each, and 400CNY for one chip only.
It's ~82USD each dev board, and ~65USD each chip.

You can check chip's datasheet here: https://github.com/gridseed/gc3355-doc and calculate its $/GHash

Personally, I hope the miner's price will be much lower than $65/chip.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think the price will remain the same.
Post
Topic
Board Mining (Altcoins)
Re: Gridseed GC3355 -Hybrid Scrypt/SHA256 ASIC
by
lanfanblue
on 16/12/2013, 01:59:18 UTC
The picture posted above is an evaluation board or development board for developers, not for end user.

There was a press conference last week in Beijing, where participants can buy those boards and chips.
And those boards are delivered to developers in other part of China this week.

There is no detail information of miners for end user by now. The only info for USB miner is that one USB miner is equipped with 4 or 5 chips, depending on the temperature and cooling design. And USB miner is powered externally with an additional power cable.

That's all the info I know by now. I will let all of you know when new info is published.
I'm Chinese, and I'll do the translator job for all of you don't understand Chinese. Hope my translation is better than Google's. Cheesy

BTW, I brought two development boards and they should be delivered to me in one or two days. I'll post my experience after some testing.
Post
Topic
Board 挖矿
Re: CPU->GPU->ASIC->Memory
by
lanfanblue
on 15/12/2013, 06:09:24 UTC
我上一次回复用的单位都是“每秒”,其实我是想避开时钟周期的问题,避免讨论流水线。因为流水线过于底层了,而且详细分析流水线的结果,其实和在更高抽象层次分析的结果是一样的…………
不过既然已经打开流水线话题了,那就聊聊吧。

简单说几个前提:
流水线对于IC设计者来说并不复杂,事实上这算是IC设计的基本功了。如果觉得设计流水线对性能有帮助,就尽管让IC设计者做流水线,如果他做不出来,那就炒了他吧。实际上,IC设计者应该主动去设计流水线。
可以参考BTC的FPGA矿机Verilog代码(里面有个UNROLL参数用于调整流水线深度),现在的BTC ASIC设计基本上都是64级流水线:每一次计算都需要经历64个周期,但每个周期都会有1个结果输出。
习惯上来讲,64个周期完成64个结果,我们还是会称其1个周期完成1个结果。因为从平均状态上来看,两者性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最开始那一次回复里提到的“一个周期完成一次运算”也隐含了流水线设计。

另外,我们要统一一下流水线的架构,就借用你所熟悉的CPU架构吧。每一个CPU处理器核心,只拥有一条流水线(不考虑超线程或其他类似技术),只能访问一块L1 Cache的数据(L2 Cache和主内存的访问属于memory hierarchy的问题)。多核处理器有多个核心,多条流水线,多块L1 Cache。讨论流水线的话,先考虑单核处理器,多核属于并行化的问题。
说到这里,应该比较清楚了吧。一条流水线里,无论分多少级,里面各级所连接的内存是同一块!
如果分64级,对于某一个特定的运算过程而言,它的内存带宽占用确实减小到了1/64;但是,在同一时刻,流水线里还在执行着其他63个不同的运算,这些运算也都需要占用内存带宽。从平均状态来看,和1个周期完成1次运算所占用的内存带宽是一样的。
换个角度考虑,假设64级流水线中,只有1级是需要访问内存的(类似于CPU流水线的memory access级)。那么每一个时钟周期内,都有不同的运算需要访问内存,所需的内存带宽其实也没变。
考虑内存带宽时,我个人喜欢直接从内存的角度来看问题,在处理单元角度看有点绕。在这个问题里,可以这么想。若要1个周期内完成1次运算,无论有没有流水线,它都需要访问128k内存(假设128k),那么时钟为1M的话,它所需要的带宽就是128GB/s。这个带宽需求无论怎样改设计,都无法改变。
所以我说:无论是从处理器流水线的角度去看,还是从更高抽象层次去看,结果都是一样的……

希望我描述清楚了……
Post
Topic
Board 挖矿
Re: CPU->GPU->ASIC->Memory
by
lanfanblue
on 14/12/2013, 02:45:06 UTC
我所说的带宽是处理单元到内存的数据带宽,如果把内存集成到芯片内部的话,那么这个带宽就是芯片内部带宽。
串口通信带宽属于外部带宽,这两个带宽是两个东西,而且与内部带宽相比,外部带宽几乎可以完全忽略。

“所以与其设计一个带宽25600G的核,还不如设计2560个10G的核。”这话没错,但要考虑若是设计不出10G的核呢?若是设计的核仅有10M,用2560k个核去实现相同算力,是否还合算呢?问题其实又回到单片芯片的性能是否合算的问题上了。

设计矿机是一个成本收益问题,而随着算法复杂度的提高,成本问题主要集中在内存上。LZ和我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LZ认为内存容量是成本的瓶颈,而我所指出的是在内存容量成为问题之前,会先遇到内存带宽问题。
我们以最新出的Gridchip为例分析吧。Gridchip Datasheet里有具体参数,一个芯片里有160BTC单元,4个LTC单元,我们姑且认为两者成本各占一半,也就是说160BTC单元的成本和4LTC单元的成本相同。另外,做ASIC基本上是看面积收费的,我们可以认为两者面积相同。
如果不考虑带宽的话,那么LTC的算力应该是BTC的1/40(2.25G/40=~56M)。极端一点设想一个1G内存算法,那么1个1G算法单元所占面积相当于320kBTC单元(4LTC=512k相当于160BTC,1G相当于160*2*1kBTC),那么1G算法的算力应该是BTC的1/320k(2.25G*2*1k/320k=~14M)
但考虑带宽的话,LTC算力只有60k,相当于单核内存带宽上限60k*128K=7.68GB/s(纠正之前一个错误,这里应该是GB/s而非Gbit/s)。对应到1G算法下,其算力仅有7.68Hash/s(7.68*1G=7.68GB/s)
也就是说,LTC算法遇到56M容量瓶颈之前,会先遇到60K的带宽瓶颈,这也就是Gridchip LTC算力只有60K的原因;而1G算法在遇到14M容量瓶颈之前,会先遇到7.68的带宽瓶颈。这里的瓶颈都是指性能成本比的瓶颈。

所以,总的来说:LZ和我在内存问题这个大方向上是一致的,LZ仅考虑的内存容量所带来的成本问题,进而使得性能成本比下降。我所指出的是在内存容量成为成本问题之前,会先遇到带宽上限所导致的性能极限问题,同样会使得性能成本比下降。
Post
Topic
Board 挖矿
Re: CPU->GPU->ASIC->Memory
by
lanfanblue
on 13/12/2013, 08:29:27 UTC
版上真应该多一些这样讨论技术的文章!
LZ的思路和我的基本一致,但也有些地方不同,我也写写我的看法。

首先说说“计算需要大量内存,但验证只需要很少内存的算法”。
在bitcoin及其衍生出的各种coin体系中,计算的算法和验证的算法其实是同一个算法。挖矿的本质实际上是在不同组合中搜索找到一个能满足验证要求的组合,由于这种算法本身的特性,使得搜索结果不可预测,因此只能采用类似穷举的方法去逐一尝试。
如果想提升验证算法的复杂性和内存占用量,从而“伤害”矿工收益,那么这些复杂性的提高也会同等程度地“伤害”到普通客户端的验证工作;反之,若想让一般用户得益于验证的简单,矿工也会同等程度地受益。也就是说现有体系内,算法是“对称的”。
LZ想引入求解问题(或优化问题)的方式来区别普通用户和矿工的复杂度,但如LZ所说,问题由谁来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类问题很容易触到数学中的NP问题,使得难度不可控,最后整个体系不可控。
所以满足这类要求的算法,恐怕很难实现。

另外,关于内存容量问题。我的观点是:我认为能限制ASIC矿机速度疯涨的不是内存容量,而是内存带宽。
看LZ的讨论似乎没有涉及到ASIC设计制造相关的话题,我就假定LZ没有IC设计经验了。
事实上,要在一个芯片中集成内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各大工艺厂商基本上都提供的现有的内存单元。在ASIC矿机中集成大量内存没有技术上的难度,但有成本上的劣势:增加芯片面积导致成本增加。但成本问题会随着币值上升得到改善。最近LTC的行情不也带来的LTC ASIC矿机么,即便它的性能并不如人意,至少证明了它是可能的。
一般来说,ASIC中每次内存写需要一个时钟周期,每次内存读需要两个时钟周期(良好的流水线设计可能可以改进到一个周期)。以LTC使用的128K内存为例,假定时钟周期为200M,那么若要实现一个周期完成一次scrypt算法(即200MHash/s),那么内存带宽至少需要200M*128K=25600Gbit/s。显卡的内存带宽算比较高了,但不用去查证也能猜到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而且这里还没有讨论高带宽内存带来的各种信号串扰的问题。
再看看最近出的Gridchip LTC矿机,有60kHash/s算力,那么它的带宽至少有60k*128K=7.68Gbit/s。这样的带宽不低了,所以我觉得Gridchip团队芯片设计能力还是很强的!

最后,另一位朋友提到”可调整算法“。我的观点是”可调整算法“也是算法,只要算法的功能行为可以预测,那么就可以在ASIC中实现它,ASIC始终活着。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成本效率等各方面其他因素。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欢迎讨论!
Post
Topic
Board 挖矿
Re: 各位矿工又没做套期保值的啊,锁定风险在相对确定的时间点回本!
by
lanfanblue
on 12/12/2013, 13:44:46 UTC
796交易所是能进行期货交易的~应该可以做套期保值~你可以去研究一下~

仅供参考~(本人技术流,对金融方面的东西知之甚少,之前在796玩过,因为搞不懂,损失不小